一、基本情况
核进共富工坊是温州市平阳县顺溪镇党委牵手平阳县核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本地红色超市联手打造的“品牌带动式”共富工坊。工坊围绕“党支部+村集体+企业+低收入农户”的发展模式,依托各村红色超市分部统一收购顺溪各村内所产的黄年糕、熏兔、茶叶、笋干等特色农产品,打造“线上+线下”展销平台进行统一销售。
二、主要做法
(一)村企“结对子”,培优育好本土品牌。一是村企联动育品牌。顺溪全镇22个行政村依托工坊,共同入股平阳县核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先后注册了“核进”“禾进”“顺溪优选”等三枚商标,立足最好最优,打造具地域特色的高知名度、认可度的本土农产品品牌。二是制度规范促运营。探索健全“1+3+N”体系,即以核进共富工坊为核心,建立季度会员会议、月度联合党委委员会、日常议事协调等3大工作机制,组建综合协调、党建共建等5个工作小组,推进工坊高效运行。三是资源整合优产品。依托每个村社搭建“商家载体”,由工坊分站点对产品进行筛选、收购。工坊对统一收购的产品进行策划、包装,优化产品属性、增加附加值后统一定价销售。
(二)多方“找路子”,共建共享优势资源。一是小清单解决大问题。针对顺溪镇辖区分散,农产品分布“零、小、散”等问题,牵头谋划“一村一品”产品项目清单,同时通过信息共享、人才共用、资源共济、订单共商、活动共办的“五共活动”,实现抱团取暖、合作共赢。二是小平台发挥大作用。采取“实体店+电商”的运营模式,借助电商平台,搭建网红经济体,先后入驻了惠农网、微信微店等,同时利用“抖音”等直播平台,召集党员、村干部开展“书记卖山货”、“党员云直播”、交易推广会等活动12场,让特色农产品走出“深闺”、走俏市场。三是小服务助力大发展。统一制定党员一线指导法,一方面通过党员把好农产品“源头、质量、售后”三道关,使党员成为指导员、监督员、宣传员、销售员,另一方面让有技能、有经验的党员和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免费进行种植技术培训。
(三)共绘“好日子”,农旅结合共促发展。一是创新“金点子”产品。为打造品牌、提高效益,积极结对秦山核电公司定制工会农产品礼盒、联合民宿群打造旅居伴手礼、创新越剧+游船销售模式、推出观光美食餐车等。一年来,通过秦山核电公司定制农产品销售额已达200万元。二是做大“聚合性”项目。聚焦山区村的“一村一品”,如维新社区抱团打造高山梯田农旅项目、望眉村和顺溪村推出黄年糕制作技艺与水碓体验项目、岭后村结合山油茶茶园打造山油茶加工厂项目等,综合协调全域优势农特产品,抱团整合同品类的项目,实现“1+1>2”的“核聚”效应。三是推动“后备箱”经济。结合顺溪镇“旅游主业化、全域景区化”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设计特色旅游周边产品,如在黄年糕水碓体验基地推出福山、古屋、十二生肖等造型的黄年糕、在溪南红色超市推出武林元素的“功夫酒”等农特产品,实现旅游和“后备箱”双带动。
三、工作成效
一是让山区“抛荒地”变身共富“创收田”。共富工坊租赁村民200多亩土地打造“禾进”茶园,盘活了山区抛荒的土地资源,让成片沉睡已久的抛荒地重新披绿,同时开展种茶、采茶、制茶等,增加山区就业岗位,消化山区剩余劳动力,让“抛荒地”变身“创收田”。
二是让留守“老弱特”变身致富“主力军”。顺溪外出人口多,常住多为孤寡老人,“核进”共富工坊凝聚党员“核力”,为留守人员提供针对性的帮扶,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留守人员增收致富,变“无奈留守”为“积极创收”,激活山区群众致富内生动能。今年来,工坊带动110人就业、每人增收近4000元。
三是让村集体“薄弱空”变身经济“实业村”。共富工坊还打造了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红色超市、“核进一号”游船、民宿旅居伴手礼等业务。实现多个村了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华丽“蝶变”。截至目前,工坊销售金额达400余万元,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80余万元。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0年的2600万,到2021年3200,到今年已完成3740多万。